演过变态才敢说自己是演技派在贵圈似乎是个不成文的规矩。而“变态们”给观众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又持久在冯远征身上就能得到印证。比如《使徒行者》里吴镇宇演了个从头到尾都是好人的警察看着还是会不习惯,总觉得他分分钟要化身为面部扭曲拔枪爆头的靓坤。
但是《使徒行者》里面的确有个变态,看完感觉完全可以接过吴镇宇这把交椅。那就是李光洁出演的超级大反派董先生。
变态大佬这种角色其实很容易演,但是也很容易演过。怒目圆睁动辄暴跳如雷的当然也可以,但是把坐拥天下呼风唤雨的暴戾中注入一丝文雅和扭曲才算是真正的变态,最考验演技。
李光洁就是演出了最高级别的变态,西装革履,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讲话斯斯文文,如果戴上金边眼镜,说他是教授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腿长两米优雅无双的李光洁,一字一句把他如何挖掉欢喜哥老婆眼睛的事情吐出口,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只感到一阵阵凉意在背后升腾。
真正变态的境界就应该这样,慢条斯理的把凉意注入到你的骨髓。
李光洁演过的很多角色都是这样令人印象深刻,平和下隐藏的暗涌,一层层一叠叠慢慢铺排到面部,有时候稍微挑一下眉毛表情就已经发生了巨变。
对他最初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走向共和》里的光绪皇帝,当时只有二十岁的李光洁满脸胶原蛋白, 正是和甲午战争时候的光绪皇帝一样的年纪,彼时的清庭危如累卵大厦倾颓衰相毕现,只有尚且年轻热血滚烫的光绪皇帝想着励精图治有一番作为,然而在身处在僵化的政治集团中有多么无奈,亲身试过才知道。
二十岁的李光洁演二十岁的光绪皇帝竟然演的丝丝入扣,毫无雕琢的痕迹, 批准《马关条约》那一段,盖下玉玺的一刻眼泪从眼角掉落下来,隐忍克制又痛心疾首,把有血有肉的光绪演的淋漓尽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看到历史书上关于光绪的记载都会想到李光洁。
听说真正的好演员是有戏瘾的,并不满足于在同类型的题材和角色上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似的演绎,他们追求更多样的表演形式,渴望更高境界的理解和表达。和偶像型艺人不一样的是,相较于皮囊上的光鲜亮丽,他们更在乎的是角色表达的是否精准到位。
所以圈中出了名的演技派们,像陈道明,演完康熙王朝就再也不肯演皇帝,再比如李光洁,好好演完光绪皇帝,接了一个尘土飞扬的黄四宝,《立春》里油腻腻的大袄子穿在身上,胡子拉碴的,走到蒋雯丽身后,王老师,我是炼钢厂职工,我叫黄四宝,我想跟你学画画。
怀揣着梦想的少年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闪着光芒,这就是李光洁神奇的地方,黄四宝是泥泞里的一条鱼,他让人看到他身上闪光的鳞片。
说到被更多人所熟知就是《杜拉拉升职记》中的王伟,这个霸道总裁和别的总裁不太一样,拉拉发现了男友和好友的恋情,夺门而去,迎面撞上了王伟的车子,车子被撞得稀巴烂,一脸怒气的王伟也是先问了拉拉有没有事情。这个桥段,简直和贾宝玉被茶烫到了却先问丫鬟有没有事如出一辙。情场上痴情容易贴心难,李光洁就演出这股贴心劲儿。
到了《山楂树之恋》,李光洁的演技更显成熟,也凭着这部剧一举摘得华鼎大奖“偶像类最佳演员奖”,成功晋升视帝,还收获了媒体“国民好男人”称号。老三不仅仅是纯厚、善良、浪漫的“情圣”,在性格上还多了一丝狡黠。嘴角上偶尔流露出坏坏的笑给了老三不一样的气质。
塑造过如此多面形象的李光洁,今年将是他的丰收年,一部已经上线的《使徒行者》,一部已经拍摄完毕的《铁木真传奇》,还在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所以在这样出色的好演员身上看到什么呢?那就是静心等待,命运有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