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德国中国电影节上,参加展映并入围竞赛单元的电影《燕振昌》深深打动了现场的中外观众。该片的出品方——求是影视中心为此荣获第二届德国中国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日前,求是影视中心主任赵光在北京接受专访时表示,《燕振昌》是中国主旋律影片走向国际的成功范例,中国的主旋律影片走出国门对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为什么选择《燕振昌》这个题材,赵光表示,“《燕振昌》最吸引我的是他的事迹应了毛主席那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燕振昌同志,在最基层的村委会一直干了44年,44年如一日,为水磨河村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为了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把一个很贫穷落后的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在水磨河村调研的时候,我们非常惊讶,那里有很宽阔的街道,两边都是店铺,乡亲们脸上都洋溢着很幸福的笑容,村里面还有养老院,还挖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幸福湖,燕振昌的事迹特别让我们感动。”
与《燕振昌》一同入围第二届德国中国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其他七部中国影片有《湄公河行动》《追凶者也》等。赵光坦言,与其他七部影片相比,《燕振昌》在创作成本、院线票房方面并不占优势。此次获得德国中国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对于求是影视中心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这个奖旨在鼓励出品单位在宣传英模题材方面所传达的现实主义情感关怀和价值引领,组委会表示,“我们需要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国电影来让世界让德国的观众,来了解中国的现实。”
在谈到对“主旋律电影”的理解时,赵光认为,“主旋律电影”这个词是中国特有的概念,1987年,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的腾进贤正式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的“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和欧美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在西方国家将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电影称为“主流电影”。正如此次赴德国中国电影节参赛,按照国际惯例,主办方将说《燕振昌》归为类型片,或者说是人物传记片。
赵光表示,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电影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是很深刻、很生动、很潜移默化。他们的表达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他们用更商业化、更时尚的元素来诠释,从而让广大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们的主流价值观,比如说《拯救大兵雷恩》、《阿甘正传》等等。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在电影理念方面、导演手法方面、讲故事能力方面还显得比较公式化、概念化,尤其表现英模题材的人物时,还是脱离不了“高大全”的习惯。赵光认为,中国主旋律影片的表现手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用心讲好中国故事,要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艺术表达。
在赵光看来,主旋律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充满正能量的价值引领,而拍摄主旋律电影,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拍得很吃力,融资也不是特别到位,好不容易拍完了还不讨市场的好。“现在的80后、90后包括00后,他们的这个价值观、欣赏口味跟老一辈的观众有所不同。我们强化的这种价值引领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一种说教和灌输的感觉。如何引领广大的青少年这个观影主体走进电影院观看主旋律电影,这确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观众不走进电影院,你的社会价值就体现不出来,那更谈不上经济价值。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追求的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两者出现矛盾,我们当然还是追求前者(社会效益)的,我们要强调我们的主流价值引导,强调正能量。”
赵光强调,“我们的主流电影,一定要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对每一部电影都要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以强烈的责任心把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我们的爱国情怀,用时尚的、国际化的、西方人易于接受的审美元素表现出来,也就是要拍得‘好看’。怎么能拍得‘好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赵光认为,中国的主旋律影片走出国门对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扩大中国主旋律影片的影响力,不仅需要政府出面,因为政府出面,官方色彩比较浓,对于西方人来说,接受起来有一点点困难。还需要大量地利用民间团体、民间组织,全方位、宽领域地进行多方面的文化交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